简体 English
返回
/
/
/
新基建热潮下,数据中心龙头数据港乘风而上

新基建热潮下,数据中心龙头数据港乘风而上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8-14 17:4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新基建热潮下,数据中心龙头数据港乘风而上

【概要描述】

  • 分类:行业新闻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8-14 17:40
  • 访问量:
详情

2020年开始,新基建风起。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在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数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形式支撑着中国经济的发展。

为迎接海量数据的爆发需求,加速中国经济的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近期国家提出了加快以5G、物联网、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

而作为承载数据存储、传输、算力支撑的数据中心,其重要性在当前时间下尤为凸显。在现如今推动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时期,数据中心将以前所未有的重要角色,支撑中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

“在未来一定时期,数据中心行业在整体向前发展的同时,整个数据中心产业链将形成一股势能。”数据港创始人兼CEO曾犁表示,“这股势能将以数据中心为驱动源,推动整个产业链上、中、下游生态圈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数据中心站上风口

在新基建的浪潮中,数据中心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爆发态势。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12-2019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持续扩张,2019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估计已突破1000亿元,2020年预计接近1500亿元。增速方面,2012-2019年我国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同比增速维持在30%左右。

“得益于我国现阶段互联网的迅速普及,数据的产生与处理量激增,从而进一步刺激下游数据中心产业的市场需求。”曾犁表示,“我国数据中心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规模增长较快。”

他介绍称,目前我国数据中心行业已经形成了以三大基础电信运营商、中立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共同提供数据中心服务的市场格局。而随着云计算的高速发展,各大互联网巨头除了满足自身业务需求,其数据中心建设开始朝着加速向外提供云服务的方向发展。

全球范围来看,到2021年全球数据中心流量将增长到每年20.5ZB,而95%的数据中心流量将是云流量,云计算正逐渐成为全网流量增长的核心推动力。随着云计算的持续深化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选择上云或云服务,推动全网流量持续高速增长。

这种市场现状造成的结果,就是需求向上传导,国内科技巨头争夺一线IDC资源。为应对更多定制化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项目的加速落地,他们开始选择优秀的第三方数据中心服务商进行长期合作,以获得更多市场先机。

作为国内数据中心的龙头企业,近两年,数据港陆续收到客户合作建设众多超大型数据中心项目的需求订单,从ZH13等5个数据中心项目建设需求意向函,到JN13、@HUB 2020-01等10个超大型数据中心项目的建设需求,数据港核心业务紧随新基建热潮乘风而上。

“未来,随着国家数字中国建设的持续推进,数据港将继续加大在技术革新、人才储备、融资渠道以及运营管理方面的布局,迎接新基建热潮下公司的高速可持续发展。”曾犁说。

强化布局深耕数据中心

从创业之初,数据港就定位自己为“定制型数据中心”的引领者。

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需求旺盛,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数据中心资源最为集中。但受限于地区承载能力,新建增速正在逐步放缓,可用资源有限,租用价格相对较高,互联网巨头纷纷转向一线城市周边区域部署大规模数据中心。

目前大规模数据中心已形成一线城市周边热点区域与资源丰富、环境优良的中西部地区合力布局的趋势,如北京周边的张北、乌兰察布、怀来,上海周边的南通,中西部地区的贵州、中卫等。

而面对未来的战略布局,曾犁表示,数据港的区域战略布局将紧随新基建政策发展,结合多年的行业经验进行。

首先,根据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大型互联网公司基地型数据中心为主。凭借自身的核心技术优势以及高强的客户粘度,以互联网巨头客户的基地型业务部署为依托,点对点进行业务覆盖。

其次,自主业务布局,以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及其他经济发达省份枢纽型数据中心为主,实现自主业务辐射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目前一线城市的准入门槛越来越高,加强一线城市战略资源布局,能够在未来带来一定的紧缺性议价。”曾犁说。

目前,数据港的定制型数据中心业务采取“先订单,再建设,后运营”的经营模式,根据客户需求为其提供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服务,“端到端”地把业务需求转化为规划、设计,直至交付并为客户长期运营。

“这是我们基于长期服务互联网巨头企业的经验优势而对主营业务所做的延伸。”曾犁表示,“以充分发挥公司在各方面的优势,并将公司各项专业的核心技术能力进行模块化,从而扩展客户群体,拓宽公司业务范围。”

也是因此,数据港与客户的合同年限较长,通常达到了8-10年,且客户迁移的概率较低,兼具较高的成长性与确定性。

据公司公告显示,近几年数据港陆续获得互联网头部客户多个项目订单,再加上历史已经交付使用的数据中心,初步预计未来10年从定制数据中心业务获得的服务收入累计将超过150亿元。

竞争优势凸显

数据中心是互联网企业运营的基础,对全球所有大型互联网企业来说,广义的数据中心都是单一第一大成本支出项目。而在数据中心的运营过程中,最为重要且核心的能力是能耗管理和稳定水平。

市场研究机构IDC发布的《2019中国企业绿色计算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目前PUE(能效指标)值大于2.0的中国企业从2012年的34.6%下降到2019年的2%,85%的企业数据中心PUE在1.5~2.0之间,相比以往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数据港通过更多先进技术的应用探索和出色的运营管理能力,可实现平均PUE1.4,最低达到1.13。”曾犁说,“我们的运营水平完全不逊色于一些国际技术龙头企业。”

对于像市值超过万亿人民币,全球用户几亿的世界级互联网企业来说,数据中心无疑就是它的生命线。“自公司成立以来,我们未曾发生过任何宕机记录和违反SLA的情况,强大的技术管理能力帮助公司多次在主要客户全国数据中心考核中排名前列。”曾犁表示,“强大的稳定能力,使我们始终保持高强的客户粘度。”

而能耗管理和稳定运营水平的背后,是作为定制型数据中心的代表企业,数据港积累多年的数据中心全生命周期管理经验。

“数据港的核心优势之一便是快速的建设交付能力,通过运用行业领先的预制化、模块化等综合解决方案,从技术先进性上就可大大缩短数据中心的建设周期,”曾犁说。

一般大型数据中心需要两年时间才能完成交付的项目,数据港张北数据中心在当地-35℃极寒天气,冬季冻土期无法室外施工的情况下,依然只用了11个月便完成端到端世界级数据中心的交钥匙工程交付。

而在多项目并行建设上,通过全生命周期的建设管理,依托成熟的项目管理经验,以及平行监管制度以及标准化项目管理办法的组合,让数据港在应对客户多个大型数据中心项目需求时,能够充分发挥技术和管理优势,实现速度、成本、质量的高度平衡。

“未来,数据港将朝着更加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的方向,稳步走向云生态。”曾犁说,“将立足于“云”产业带来的机遇,逐步拓展云生态产业链,由单纯的云数据中心服务商逐渐向云生态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变。”

img

地址:辽宁省大连市金普新区黄海大道156号 
邮箱:
tgjt@tg-group.cn
热线:0411-39278599

在线客服
客服热线
客服热线
134 7869 1991 134 7869 1991
服务时间:
9:00 - 17:00
客服热线
客服组:
天港数据
客服组:
公众号二维码

友情链接

大连云数据科技                    大连大数据产业发展研究院                           大连德泰控股

COPYRIGHT © 2021 大连天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ALL RIGHT SERVER